90岁浙江女人,10年还债2077万元,还捐款116万,她凭啥这么牛?
2022-01-20 14:15:41 | 来源:http://www.wosku.com | 投稿:baidu | 编辑:baidu

原标题:90岁浙江女人,10年还债2077万元,还捐款116万,她凭啥这么牛?

  原标题:90岁浙江女人,10年还债2077万元,还捐款116万,她凭啥这么牛?

  80岁的老人,却欠下2000多万巨债,是一种什么体验?

  或许,陈金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。

  她在80岁那年,欠债2077万,被网友称为“女版罗永浩”。

  实际上,她比罗永浩惨多了。

  别人退休后,跳跳广场舞,打打麻将,喝喝茶,悠闲度日。

  陈金英偏不。

  退休后,她已年过半百,却非要在浙江省的丽水市办一家羽绒服加工厂。

  巅峰时期,工厂年销售额高达1000万元,办公楼足足有两栋,每栋四层,漂亮又美观。

  可惜,市场千变万化,工厂大量商品积压,资金链断裂,一夜之间多出来2077万元债务。

  明明可以安享晚年,却比年轻人还能折腾。

  最后欠下巨额债务2077万,陈金英有生之年,能把债还完吗?

  

  即使是那些年富力强的青年人,欠债几十万、几百万都会崩溃,产生退缩的心态。

  陈金英却没有。

  那时,欠债太多,家人帮不上忙,身边人都劝她:“年纪这么大了,干脆申请破产,钱就不用还了。”

  她却坚决不肯逃避责任:“我90岁一定要把债还掉,即使我死了,我的子孙也会替我还债。”

  为了还债,陈金英在81岁高龄时,卖掉厂房和房子,搬进出租屋,再次创业。

  10年还债路,3000多个漫漫长夜,她辗转难眠。

  寒风冷冽,她却盼着天再冷一点,羽绒服可以多卖一点。

  无论刮风下雨,她都会推着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,向路人推销羽绒服。

  10年来,她没有放过一天假,赚到的钱一笔笔赞起来,除了买菜做饭,不给自己添置任何东西。

  就连她最疼爱的孙子,她都舍不得花钱给孙子买零食。

  (陈金英在她的服装店里)

  

  2021年2月5号,90岁的陈金英终于还完最后一笔债。

  她的故事在网上爆火,被网友称为“诚信奶奶”。

  还被官方评为“中国十大守信人物”,各大媒体、电视台频繁报道她的故事,央视新闻也多次采访她,把她请到综艺节目里当嘉宾。

  其实,做人守一次信不难,守一百次信也不难,难的是守住人生最后一次信。

  一个耄耋老人,为何会负债千万?

  数十年如一日走在还债路上,是什么在支撑她负重前行?

  

  10年时间,即使是一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,也很难做到存款100万。

  她又是靠什么赚到2077万元,还清债务的呢?

  回望陈金英的一生,她的成长路上,少不了这5颗心:野心,良心,决心,信心,善心。

  

  陈金英的第一颗心,是野心。

  所谓野心,其实是不甘于平庸,对新生活的拥有强烈渴望,永远向上生长。

  拥有野心的人,她的征途,是星辰大海。

  1984年,陈金英53岁。

 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,有一个叫老竹畲(shē)族镇的地方。

  退休前,陈金英是镇上卫生院的负责人,她兢兢业业工作28年,忙碌又充实,还凭医术赢得了乡亲们尊重。

  别人的退休生活,是拿着养老金悠闲度日。

  比如,每天和牌搭子打麻将,和老姐妹一起跳广场舞,也可以和亲朋好友四处旅游,或者再帮儿女带带孙子。

  晚年生活,平静又安详。

  陈金英退休后,却很不喜欢这种生活,她有欲望和野心。

  让她当一个对社会没有丝毫贡献的“废人”,根本不可能。

  夜深人静时,陈金英常常扪心自问:难道一生要在碌碌无为中结束吗?往后几十年怎么过才能更精彩?

  思来想去,她还想再折腾一次。

  (陈金英在出租屋里算账)

  

  当时,年轻人流行穿西装,冬天则换上轻薄保暖的羽绒服。

  不过,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羽绒服可不便宜,一件成年人款羽绒服要50多块,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。

  羽绒服对年轻人来说尚且奢侈,老年人就更不会买,商家自然很少生产适合老年人穿的羽绒服。

  陈金英嗅到其中的商机,决定办一家羽绒服加工厂。

  然而,老伴潘英武听说她要办厂,第一个表示反对,子女也不理解。

  理由很简单:“创业”是年轻人才有的权利,年纪都这么大了,应该好好享清福,还瞎折腾干什么。

  陈金英却一意孤行。

  她拿出所有积蓄,招来10名车工,和一名剪裁师,风风火火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

  没想到,创业的野心,却让陈金英从此走上一条遍布荆棘的路。

  她把公司命名为“兴华”,意思是振兴中华。

  但办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,生产,销售,购买原材料,催债……厂里大大小小的事情,每件都要她亲力亲为。

  但陈金英的干劲比谁都足,她志在必得。

  (创业时,陈金英在灯下算账)

  

  尽管在老年人眼里,“兴华羽绒”依然有不少毛病。

  比如服颜色老气,款式保守,中规中矩,和“时尚”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
  但重要的是,它质量过硬,价格便宜,买一件好几年都穿不坏。

  再加上那些年市场竞争不大,兴华羽绒服很快就在市场上站稳脚跟,工厂规模也越来越大。

  巅峰时期,一年的销售额高达1000多万元,年利润200万元。

  退休前,陈金英是受人尊敬的陈大夫,退休后,她感觉失去了社会赋予的价值,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老太太。

  她不甘心,一腔孤勇投身商海,凭实力成长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。

  有很多人都不理解,明明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,为什么非要创业,把自己折腾成这样,图什么?

  她笑笑:

  我这个年龄,在家里呆不住的,要做点对群众有益的事情。

  无论任何年纪,陈金英永远在向上攀登。

  于她而言,一生最大的愿望,就是永远年轻,永远有追梦的勇气。

  她的野心,实在太大。

  

  陈金英的第二颗心,是良心。

  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只有讲良心,有底线,方能长远。

  转眼到了2004年3月,陈金英的事业发生巨变。

  那时,兴华羽绒服已经建立20年,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,营收可观,在顾客之间的口碑也很好。

  国外飞来一笔大订单,对方打算购买上万件羽绒服。

  但兴华服装厂产能太低,这么大的订单根本“吃不下”,厂里大多数人都不想冒险。

  陈金英不想放弃,拍板决定:扩建厂房,加大生产力度。

  (陈金英的厂房内部)

  

  不久后,陈金英以1600万元的价格,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发区买下一块地,用来修建新厂房。

  这笔钱不是小数目,厂里现金根本不够。

  为了筹措资金,她想办法向银行贷款,四处找人入股,甚至开口向父老乡亲们借钱。

  当时,虽然陈金英已经74岁了。

  但她在曾经工作生活过的莲都区老竹畲族镇,拥有很高的威望,听说她缺钱,手里有余钱的人纷纷把钱借给她。

  陈金英不愿意占便宜,主动写好借条,跟对方说好按时付利息。

  筹措好资金,新建厂房很快建成,占地6000多平,两栋4层楼的办公楼宽敞明亮,漂亮又大气。

  2005年,“兴华羽绒服”迎来了新的高峰,员工增加到100多名。

  工人们搬进豪华气派的新工厂,光是门口摆着的两个陶瓷大花瓶,就花了陈金英好几万装修费。

  另外,她还在厂里装上了开阔的落地窗,摆上了雄鹰展翅的雕塑。

  这一年,陈金英意气风发。

  大年三十,她把家里十多口人全叫到工厂吃团圆饭,还特意请了两个大厨来做菜,场面热闹、温馨和睦。

  可谁也没想到,繁华转瞬即逝。

  (陈金英修建的新厂房)

  

  市场千变万化。

  时代更迭,做羽绒服的厂家越来越多,营销手段层出不穷。

  不少厂家请来明星代言,还做起了羽绒被,家纺等其他产业,但价格也越来越高。

  可陈金英始终守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,无论其他厂家涨价多厉害,她的衣服还是保持以前的质量,价格却一分不涨。

  那些精明的同行都嘲笑她:“衣服做这么好干什么,质量太好也是个缺点,买一件好多年都穿不坏,谁还买第二件。”

  经常听到类似的话,陈金英只笑笑,默不作声。

  良心,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底线。

  对陈金英来说,她办企业、卖衣服,就算失去赚钱的机会,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让顾客买到最实惠的羽绒服。

  否则,钱赚得越来越多,腰却越来越弯,又有什么意义呢?

  

  陈金英的第三颗心,是决心。

  她的决心,是她一个人撑起一片天,不达成目标誓不罢休的魄力。

  早年扩大经营规模,对她来说,既是机遇,也是“陷阱”。

  因为兴华羽绒服厂一直专注做老年人穿的羽绒服,款式没有及时跟上潮流,而老年人消费力又太弱。

  再加上厂里管理体系不科学,大小事情都是陈金英一个人说了算,而她又年纪太大,成长速度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速度。

  产能扩大后,羽绒服卖不出去,库存积压。

  2011年,工厂资金链逐渐断裂,银行贷款到期却根本还不上,老乡们的钱也没了着落。

  (陈金英亲自检查羽绒服)

  

  这时,又有股东提出撤资。

  工厂本就危如累卵,股东撤资后,雪上加霜,负债高达2077万元,无法继续经营。

  陈金英的商业大厦,顷刻间坍塌。

  欠这么多钱,该怎么还?

  老伴潘英武本就不同意陈金英办厂,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,除了口头上给她鼓励和支持,其他一点忙都帮不上。

  身边人劝她申请破产,欠的钱就不用还了。

  陈金英却不愿意:

  破产,我就不能再做衣服,不能再生产,那私人的欠款,不还能行吗?

  我想想还是不破产,把厂房卖掉,钱还给银行,我自己继续做羽绒服还债。

  做一个人要诚实守信,不能让别人吃亏,钱不还,我心里过意不去。

  为了还债,她关停工厂。

  当初投资1600万元建设的工厂卖掉,以900万元低价变卖,市区的两套房子也卖了,一共100万。

  再凑上毕生积蓄,总算还掉1727万元债务。

  可剩下的350万元,该怎么还呢?

  一个步履蹒跚的81岁老人,有生之年还能挣到350万吗?

  (陈金英接受央视采访)

  

  陈金英下定决心,用她已经佝偻的双肩勇敢扛起所有责任。

  以前,工厂效益好,她想以后让儿女继承自己的事业,就把孩子叫到厂里上班,分给他们股份。

  工厂倒闭后,她却让所有家属清退股份,自己一个人负责所有债务。

  其他人议论纷纷,指责几个儿女不帮忙,看老母亲独自卖羽绒服还债。

  陈金英却态度坚决:

  钱是我借的,我不会让子女帮我还钱,他们也还不出这么多钱。

  她想得很简单,儿女也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,拖家带口,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,况且自己的生意,责任自己承担。

  在她看来,除非她去世后钱还没还完,才会让子女帮她继续还钱,否则绝不牵扯儿女。

  再难也不逃避责任,这样的决心和魄力,令人佩服。

  

  陈金英的第四颗心,是信心。

  所谓信心,是遭遇再多苦,也相信余生会有回甜。

  不是因为看见了,才选择相信。而是因为相信,所以看见。

  陈金英的还债路,走得非常艰难。

  她重新扬帆起航,东拼西凑借来10万元钱,租了一个小厂房,叫来几个老工人,开始加工生产羽绒服。

  每天凌晨,她就推着三轮车出门,在外面摆地摊卖羽绒服,把卖来的钱一笔笔攒起来,偿还债务。

  10年来,她没有过一个好年。

  因为每到年底的时候,催债的人最多。

  (陈金英站在她以前的厂房门口)

  

  一次,债主叫来十几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,把陈金英团团围住,逼她当场还钱。

  陈金英好说歹说都没用,只能强硬地说:“债我一定会还。但你们要是打我这个老太婆,一分钱都拿不到!”

  还有一年除夕夜,债主深夜前来催债,把门拍得震天响。

  陈金英刚还完一年的债,连过年的钱都没留,家里只剩下唯一的2000元钱,还是外孙刚给她的零花钱,让她过年买年货。

  然而,对方气势汹汹,拿不到钱不肯走。

  陈金英别无选择,只能把2000元钱全还给债主。

  渐渐地,她自己总结出一条还债规律:

  急需用钱的人,我要是有钱了,立马打电话喊他过来拿钱。

  和我关系不太好的,也要先还给他们,最后一点,借来的钱,利息全部要算给他们。

  算下来,陈金英光是利息钱,就还了1300多万元。

  那几年,她每天的生活都是由一笔又一笔债务构成的,每分钱都要拿来还债,日子过得紧巴巴。

  更令人伤心的是,变卖厂房刚两个月时间,陈金英的老伴潘英武就因病去世。

  结婚几十年,遇到任何困难,两人都没有松开过彼此的手。

  那一天,看着老伴的胸膛不再起伏,气息逐渐微弱直至消失,负债千万,再苦再累也没有落过泪的陈金英,忍不住失声痛哭。

  

  老伴离世,给陈金英留下毕生的遗憾。

  生病的那段时间,老伴一直念叨,说想去看看毛主席的故居。

  但陈金英身负巨债,只能劝老伴:“欠了钱还出去旅游影响不好,等你病好,咱们还完债就去。”

  然而,这一等,此生就再也没了机会。

  创业失败的苦闷,负债千万的沉重,失去老伴的痛苦……生活给了陈金英太多苦。

  但她仍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:

  打击是很大的,但是也没有办法,只能坚持下去。

  苦是苦的,但是我的思想很开朗,不要想到苦的地方,只想着去做事情,努力做事总会出头的。

  不去愁自己多可怜,钻牛角尖我不会的。

  生活无法把陈金英打倒,命运终会馈赠她珍贵的礼物。

  就像央视纪录片里的那句话:

  “山有顶峰,湖有彼岸,在人生漫漫长途中,万物皆有回转,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,请你相信,一切终有回甘。”

 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只要你永葆信念,坚定信心,那么今天吃过的苦,一定会化作明天的甜。

  

  陈金英的第五颗心,是善心。

  每个善良的人,都懂得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。

  其实,陈金英创业的初衷,就是因为善意。

  她退休后,很多老年人找她看病,大部分都是跌打损伤造成的腰痛、肩痛。

  老年人舍不得花钱,陈金英想设计一种装有药包的便携式护具,用保暖柔软的羽绒当填充物。

  如果可以批量生产,成本降低,买得起的老年人更多,等于是做了对社会有益的事。

  但药品类产品出售需要资质,而且前期启动资金很大,陈金英只能放弃,阴差阳错开始做羽绒服。

  她创业的出发点,不是为了挣多少钱,而且为了让更多老年人受益。

  

  (陈金英欠债的账本)

  后来,陈金英创业失败,一不小心欠下2000多万巨额债务,可她还是没有忘记帮助别人。

  10年还债路,她一直对自己“抠”到极致。

  除了生活用品,10年来她没有添置过任何东西,自己穿的衣服就用加工羽绒服剩下的边角料做。

  儿女们孝敬的钱,她只会留下生活费,其他的全拿来还债。

  逢年过节也舍不得花钱买吃的,只有儿女拎到家里来,逼着她吃下去补充营养,她才有机会改善伙食。

  为了省钱,她亲自到福州、上海等地进货时,从来不舍得住旅馆,每次都住地下室。

  2019年,她留下来居住的房子拆迁,分到的拆迁房她让两个孙子拿钱买走,得来的钱也用来还债。

  她自己则让儿女帮她租一间70平的小房子住,月租金800元,她宁愿和比她大3岁的老太太合租,也要省下一半来还债。

  堆放羽绒服的库房也退掉,小小的住房一半用来日常生活起居,一半用来当仓库。

  每个月5300元的退休工资,只留下生活费,其他的钱也全用来还债。

  可就是这样一个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的老太太,却坚持做公益。

  (陈金英在她租住的小房间里做饭)

  

  从1996年至今,陈金英每年都坚持捐钱、捐物。

  即使欠债还钱这几年,她每年冬天,也都会捐赠一部分羽绒服出去。

  根据部分捐赠记录显示,她这些年捐赠的总金额高达116万元。

  有的是捐给受灾群众,有的是捐给养老院,也有的是捐给困难人士。

  最多的一笔捐赠,高达84000元,最少的一笔捐赠也有1000元。

  她把这看作是别人帮助她,她给予回馈的方式:

  很多组织,个人来买衣服,对我关心,大家帮助我,我也是要有付出的。

  光是要大家帮我,我自己不付出,这种做法是不对的。

  为了社会的温暖,你们关心我,我也关心你。

  做人,不能丢了善心。

  学到的要教人,赚到的要给人,自己淋过雨,别忘记替别人撑把伞。

  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陈金英卖羽绒服还债的故事逐渐在网络上传开。

  当地媒体、电视台纷纷帮她做宣传,妇联特意组织志愿者帮忙卖衣服,不少网络带货主播和网店平台也免费帮她卖货。

  不少慈善机构主动联系陈金英,把他的羽绒服买下来发给老年人、流浪汉。

  另外还有很多热心市民到她店里买羽绒服,帮她早日还债。

  (网络主播免费帮陈金英带货)

  

  有了媒体帮忙宣传,陈金英的还债路缩短很多。

  2021年2月5号,她把最后一笔7万元的欠款还给侄子陈其德,10年漫漫还债路,终于结束。

  这一年春节,陈金英过了一个好年。

  以前为了挣钱还债,她10年没有休过一天假,每天都在不同的集市卖羽绒服。

  债还完了,春节时,她给自己放了三天假,去街上剪头发,花1000块钱买了一台电视机。

  还顺路去超市买年货,给孙子买点零食。

  为了省钱还债,这是她10年来第一次休假,也是她第一次给自己和家人买东西。

  长夜漫漫,终于等来黎明。

  陈金英不但被评为“全国十大守信人物”,今年11月还被选为浙江省守信道德模范。

  有不少人都把她视作偶像:

  我们觉得她可了不起了,年纪这么大了还起早贪黑的卖羽绒服还债。

  我们真心佩服她,可能有些年轻人都没有她这种毅力。

  她却说:

  别人说,看到我在电视上,报纸上出名了。

  我自己的看法是,诚信是我做人的底线,应该诚信老实,借来的应该还给别人,是个责任。

  责任和底线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。

  陈金英历经坎坷,却从未停下脚步。

  债务还清后,90岁的她,还想再次重启人生:“今年我准备去考个中医医师资格证,说不定我能活100多岁哩!”

  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

  年轻的你,别退缩!别气馁!千万不要自暴自弃!

  陈金英一生奋斗的经历,让我们明白:无论你年龄多大,无论你身处高山或低谷,都不要轻言放弃,一定要坚持住,终会柳暗花明。

  人生再晚的开始,也不晚。

  输了不可怕,只要坚定信念,多年后也会东山再起,依然是一条好汉。

  成长路上,愿你再难,也要学习陈金英的精神,千万别丢掉这5颗心:野心,良心,决心,信心,善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  责任编辑:

  文章来源:http://www.sohu.com/a/517172417_121289163

tags:90岁浙江女人   10年还债2077万元   还捐款116万   她凭啥这么牛?

上一篇  下一篇

站长推荐: